廊坊广电·头条丨【和美乡村一线行】固安县林城村:多元发展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
发布日期:2025-09-10 来源:技术分享

  近年来,固安县林城村因地制宜,充分的发挥村街优势,不断壮大产业实力,优化居住环境,致力于构建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,一幅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  记者  王阳:城在林中,房在景中,人在画中。这里是固安温泉园区的林城村。通过镜头,你们可以看到,我身后的居民楼整齐排列,道路干净整洁,绿化带里的银杏长势正旺。通过“集体开发、居民入股”的模式,如今,林城村的村民都过上了“出门有公园、上学就在家门口”的城市化生活。

  近年来,林城村与周边4个村街共同成立党总支,整合人口、土地、资金等要素,按照工业规模化、农业现代化、居住城市化、环境园林化“四化一体”的发展思路,通过“集体开发、村民入股”的新农村开发模式,建成了设施齐全、功能完备、环境优美的温泉小镇,全村1100多户、4500多名村民都住上了楼房、别墅,直通北京的943路公交车开进村里,高标准的林城小学、农贸市场、美食街、便民服务中心一应俱全,处处散发着新型乡村小镇的魅力。

  固安县林城村村民  张树良:老百姓都得到实惠了,每年发2000元或者3000元,生态化的管理理念打造林城,使林城的卫生环境都像花园一样,每个老百姓都有幸福感。

  乡村要振兴,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关键。林城村由一个普通乡村嬗变为现代化的新农村,小滤芯功不可没。滤芯是林城村的主导产业,过去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分散经营,不仅质量难以保障,也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,为此,林城村建起占地800亩的林城滤清器工业园,让全村滤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。

  记者  王阳:这里是林城村的滤清器工业园。在道路的两侧都是一家家的滤清器生产企业。在这片占地800亩的工业园里,共有近500家的滤清器生产企业,年产值超过6亿元。

  村民齐全国从事了30多年的滤清器材生产和销售,在他经营的滤清器材公司的生产车间,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一批滤清器的滤纸产品,现场一派忙碌景象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齐全国就做起了生产及销售滤清器材的生意,后来成立了“三全滤材有限公司”,通过不懈努力,他们生产的滤清器材销往全国各地,深受市场的欢迎。

  固安县林城村三全滤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 齐全国:现在我们的滤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,还远销世界各地,像非洲、马来西亚、印度这些国家。

  产业兴旺,周边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,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的提高。走进健达滤清器厂,刘国芳和同事正在对滤清器的芯体进行折叠裁切。她和记者说,在这家企业工作已经十几年了,亲眼见证了企业的迅猛发展,自己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。

  固安县林城村健达滤清器厂工人  刘国芳:在这工作挺好的,在这工作了也十五六年了,一个月四、五千块钱,离家也挺近的。

  在林城村,和刘国芳一样,这里80%的村民都从事滤清器的生产。如今,工业园不仅汇聚了科学技术研发、产品制造和商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,其产品更是畅销至全国各地,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出售的收益超过6亿元。

  在推动特色工业发展的同时,林城村并未止步于此。他们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,建设了依云酒店、虹河生态公园等项目,依托花海、油葵园、有机农业等成立了村集体所有的农业研发企业——长林农庄,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向温泉旅游度假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打造特色休闲乡村。

  固安县林城村长林农庄销售经理  陈彦萍:从去年开始,还开拓了文旅板块,因为农庄不光要把蔬菜种出来,让大家吃到健康的农副产品,更主要的是把这些绿色、健康的知识灌输给大家,所以我们又开展了研学项目,有亲子的、有团体类的、包括一些成人的团建,最大的接待量是特别有名的油菜花节,游客接待量大概能达到20多万人,再加上我们团体研学、团建这些,每年的接待人数能达到小30万人。

  产业兴、村民富、环境美。近年来,林城村构建了“生活居住区、工业生产区、观光农业区”的宜居宜业空间布局,打造了集田园风光游览、滤清产品制造及温泉康养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,先后荣获了包括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“全国文明村镇”在内的多项荣誉。

  固安县林城村党总支书记  李嘉悦:下一步,准备还是持续推进我们村整体人居环境的提升和改善,为村民百姓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。同时,我们也会加速推进我们的传统产业滤清器的提档升级,发展我们的新质生产力,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更高的竞争力。另外我们也会全方面推进我们文旅产业的全面发展,利用我们文旅的高能量去赋能我们的乡村振兴。